我岳父是李世民

第五百三十七章 学以致用的李治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尚书省内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依旧,最近正是清闲,公主与皇子们正在踢着藤球玩。笔下乐  m.bixiale.com

    张阳写完对河西走廊的批复,搁下手中的笔,抬眼看向太子,

    “对官学之策,太子殿下可有其他方面的想法?”李承乾点头坐下,

    “孤从以往历朝历代开办书舍的经验上,挑选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方法,还有太学开办上的相关典籍。”太学创办年代悠久,到了此刻大唐延续了国子监的创立,并且将太学,国子学,书学,律学都囊括其中。

    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,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。汉时,一句愿陛下兴太学,置明师,以养天下之士,让太学在汉时达到巅峰有三万多人。

    而历朝历代但凡天下平定之后,皇帝在选任官员上都会开创类似太学的士子培养所在。

    李承乾的官学之策,则多是从这些方面得到的经验。张阳拿过太子递来的书卷打开看着其中的内容,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以为我们支教的意义何在。”

    “让朝中有很多的士子,让科举有更多的人。”李承乾不假思索说完,却见张阳笑了,又好奇道“有什么不对吗?”张阳摇头道“太子殿下还真是实在呀。”李承乾诧异道“不应该是这样吗?”张阳将双手放在膝盖上,

    “支教不只是为了科举这么简单,这是一项大事业。”

    “大事业?”

    “对,大事业!”拿起自己的随身携带的竹筒水杯,张阳喝下一口热水,再是将它盖上,

    “若支教只是为了科举,功利性未免太强,从而导致学子只读科举相关,而不知农桑与处世。”
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以为一个书舍之中能有多少人走上科举的道路?”李承乾一阵无言,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。

    张阳笑道“我保守估计一下,一百个学子中只能有三两个能够走上科举,而这三两个人将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他们还要挤破了脑袋从各地学子中脱颖而出,如此数万个参加科举的学子中不到百人可以脱颖而出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是这样。”李承乾点头赞同这个说法。

    “所以在下以为支教的意义应当是育人为大,而科举才是其次。”张阳感慨着,

    “让学子能够适应这个时代,以及让他们知道这个时代将来会发生的变化,而教书过程中更是要让学子明白如何处世待人,规劝其走向正道,做个好人,将来可以有个更好的人生。”

    “育人就是一盏明灯,让千千万万的人知道大唐是什么样的,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,这是偏远地方的学子们更需要的,开拓他们的眼界,让他们对广袤的中原大地拥有敢于走出去的念头,他们的方向便是我们教书的方向。”

    “学子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在田地里他们也可以劳作,他们身体健壮,能够拿起锄头种地,也能够拿起书籍与人说春秋,更可以肆意而活。”李承乾沉默半晌,

    “之前……是孤狭隘了。”张阳笑道“太子殿下不要见怪,其实臣当年的老师也是这么做的,他将行差踏错的学生找回来,让他们继续读书,让他们重新走回正道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李承乾深吸一口气,

    “孤明白了,教书育人是为人间正道,科举次之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便是了,往后我还想开一个技术相关的书院,教授匠作相关,技术相关,或者攻克技术难题,让大唐有更多相关技术的人才。”张阳畅想着,

    “我管这个叫做技术学院,让大唐的孩子们以后有个学技术的地方,也能让孩子们能够学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。”李承乾赞叹,

    “张侍郎一直都是个有远见的人,孤很期待有如此一座书院。”

    “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,下次再聊。”张阳打开李承乾的章程,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说一个夫子派往一个地方,我觉得这还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需要多少人手?



第五百三十七章 学以致用的李治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相关:  秦玉  人在大唐已被退学  大唐贞观一书生   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 花豹突击队  百炼飞升录  儒道至圣  不灭武尊  

同类最热
搜"我岳父是李世民"
360搜"我岳父是李世民"
语言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