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

第二百八十七章:《大楚法典》(上)


    骆永胜要复周礼!

    当这句话从骆永胜口中说出来的时候,礼堂内所有人脑子里都浮现出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王莽!

    在中国的历史上,除了周公旦这位周礼的创始人之外,只有王莽一个人是奔着周礼书中所谓的大同小康而奋斗的君王,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戏谑的将其称之为穿越者的原因。

    但是王莽的结果,青史野史也都记得很详细。

    除了王莽之外,中国还有两个人曾经举起过恢复周礼的大旗。

    一个是北周太祖宇文泰,不过他的恢复只是画皮没有画骨,仅复设所谓的六官也不叫恢复周礼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荆公王安石了。

    荆公胆子大啊,一个宰相敢去举周礼的大旗搞变法,荀孟之变中王安石一党与司马光一党的党争便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在谈恢复周礼之前,必须要着重介绍一下荀孟之变,以此来印证和引出周礼的核心思想或者通俗说便是国家价值观,不然的话很难阐述清楚,大家也未必看得明白。

    骆永胜提出的以周礼为核心而制定大楚法典,那么这里的意思就很明确,他用到的将会是周礼的核心精神,而不是像宇文泰那般只是恢复西周的官制。

    这也是所有人都吃惊的地方。

    周礼虽是两千年的著作,但其核心精神却是极其超前的。

    是后世二十一世纪都还在追求且尚未实现的。

    在荀孟之变之前,宋朝的士大夫官僚系统对皇权起到制度性制约作用,是一个同样具有制度性专权特点的行使国家权力的系统。

    而宋神宗本身是想要脱离出这个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环境,恢复皇帝专权。

    于是有了王安石的那句豪言。


    ‘天变不足惧、人言不足恤、祖宗之法不可守。’

    从这一刻开始,王安石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变法道路,但也因此被司马光一党所鄙视,将王安石一党视为心术不正、投机钻营之辈。

    一句话简单概括,即投机主义思想。

    虽然王荆公在这处上有一定污点,但从其所作《读孟尝君传》中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,王安石对个人伦理、政治伦理仍是极重视且对自己有很高标准要求的。

    并且王安石希望将对自己的这个标准用到整个国家、用到全天下每一个人身上,于是,他需要一面旗帜。

    这面旗帜,就是恢复周礼!

    可是,恢复周礼哪里是那么容易的。

    周礼在对国家的治理中存在一个很高的要求,即制度性专权。

    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制度性专权特点,即资源上全面国有化、经济上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、丁籍户口统一管理、行政机关由中央垂直领导。

    这四点,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四千多年历史中就从来没有实现过。

    即使是依循周礼的西周王朝一样没有。

    这是周公旦的美好盼望。

    周公坚信,只要国家可以做到这四点,那么离着国家大同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就不远了。

    其高瞻远瞩已看到四千年后之中国!

    王安石举着周礼的大旗推行青苗法、市易法,这就是宏观层面调控国家经济,但其却缺少法权基础和制度基础这些必须的法理,最终不仅没有实现‘民不加赋而国用绕’的目标,反而使得大宋经济进一步混乱和糟糕,间接导致地方经济恶化、百姓负担加剧,致使民间起义之事屡屡爆发。

    这里若有考究者,可参考《王安石保甲经制研究》。

    似王安石这般,在缺少法理、法权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国家制度性专权,唯一的结果就是变法失败、传统派死灰复燃,矫枉过正矫正过枉,左派右派打成一片。

    而在王安石死后,其后继者与司马光一党的后继者的争斗犹在持续。

    国家的政治水平和政治环境遭受巨大破坏,对靖康之耻是要负一定责



第二百八十七章:《大楚法典》(上)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相关:  日月永在  首辅  大明太师    快穿之我当咸鱼的那些年  鹰视狼顾  逐仚  万相之王  

同类最热
搜"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"
360搜"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"
语言选择